新闻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 XINGKONG.COM星空 - 新闻动态

记别开生面的《南极医学研究进展》学术讲座

2020年6月4日下午,XINGKONG.COM星空基础护理学系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徐成丽教授在线为XINGKONG.COM星空的教师和研究生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讲座“南极医学研究进展——从表型到机制”。本次活动是协和护理教育百年庆典系列活动之一,也是XINGKONG.COM星空基础学系主办的一次学术活动。徐教授的精彩报告为我们开阔了眼界,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后更深入地开展护理研究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徐成丽教师现为博士生导师。曾参加中国第22和24次南极考察中山站度夏队,开展第4次国际极地年医学国际合作研究。2001年至今(2020),在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开展了30支考察队在南极极端环境下的生理和心理适应、损伤及干预研究,为队员选拔、适应、防护、站务管理和有关政策制定等提供重要科学依据。2006年-至今(2020)任南极研究科学委员(SCAR)生命科学人类生物和医学专家小组中国代表,在专家组和科学会议上做报告,争取我国在国际南极医学中的话语权。2010年与自然资源部极地考察办公室共建了“极地医学联合实验室 ” ,2017年聘为“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项目评审专家。2017年荣获人社部与海洋局颁发的中国极地考察先进个人,2016年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第三届科技奖:杰出贡献奖。

此次讲座,徐教授带领协和师生走进“最遥远的地方”——南极,向我们介绍了南极医学研究的相关内容。南极医学以考察队员为对象,主要围绕极地环境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及防治研究。多国学者对前往南极前后以及在南极居留期间所观察的结果加以对比,以探求南极考察队员生理、心理与行为的变化规律。包括南极考察队员的内分泌和免疫、心率变异性、南极冰盖高原医学、睡眠和昼夜节律、营养和骨代谢、肠道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和心理等内容。

徐教授讲解的第一个南极医学研究案例是《中国南极考察长城站和中山站越冬队员生理心理适应模式对比研究》,徐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南极考察站点中的长城站和中山站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异同点。中山站位于南极圈内,相对于在南极圈外的长城站,越冬队员接触到极地特殊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更加显著。基于两个站点环境的差异性,徐教授及其团队对不同站点环境对越冬队员生理心理指标和适应模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为未来越冬队员的选拔标准和队员的越冬生活应对策略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徐教授介绍的第二个案例是《长期居留南极中山站对越冬队员昼夜节律和睡眠的影响》,旨在探明我国中山站越冬队员节律和睡眠的现状,和越冬期“季节性情绪障碍”的发病率,为越冬队员睡眠紊乱防治对策、站务管理、站区建筑环境改善等提供了科学数据和建议。并首次研究了中国南极考察中山站越冬队员昼夜节律和睡眠变化,进一步对考察队医学防治提供了建议。

最后,徐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在冰穹A内陆地区的昆仑站开展的《人类对南极冰穹A极端环境适应的生理心理表型与全基因组表达差异基因间的关联分析》的研究。昆仑站是南极最高海拔的考察站,高度为4087m,其距离中山站1258km。徐教授及其团队的这项研究为揭示人类表型变化与机制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方法。该论文是自1962年以来国际南极医学研究标杆性研究性论文。

面对如此严峻的极地环境以及特殊的社会环境,以徐教授为代表的科研工作前辈,是 “后浪”学习的榜样。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向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也提示我们这些年轻的学者要勇敢走出科研的“温室”,不畏艰难和险阻,努力秉持医学科研为人类谋福,促进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的初心。

最后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么宝贵的学习机会,也希望协和高等护理教育百周年学术系列讲座进展顺利!

XINGKONG.COM星空基础护理学系

2020年8月4日